021-80392064-803
您好,欢迎光临上海佳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德国安士能EUCHNER服务商

EUCHNER开关,EUCHNER行程开关,EUCHNER传感器

品牌名称
企业档案
上海佳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胡经理 女士  

经营范围:EUCHNER开关,EUCHNER行程开关,EUCHNER传感器

所在地区:上海

产品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胡经理
  • 电话:021-80392064-803
  • Q Q: 3297085887
  • 邮件:3297085887@qq.com
  • 手机:1326225716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产业转型进入关键期 警惕创新窘境
新闻中心
中国产业转型进入关键期 警惕创新窘境
发布时间:2016-02-06        浏览次数:169        返回列表

 中国产业转型进入关键期 警惕创新窘境

  在《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举办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5)No.5》发布暨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蓝皮书主编张其仔表示,“十三五”是中国产业转型升 的关键期,转型升 的潜在空间仍然很大,但也面临 些挑战,主要包括地区间关系新变化的挑战、同时发挥好两种优势的挑战和TPP的挑战。

  张其仔指出,面对挑战,中国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后发与 发两种优势,使中国的产业转型升 取得新突破。其中,统筹与协调好 发优势与后发优势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否则,将陷入“创新者的窘境”。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产业蓝皮书以“‘ 带 路’战略与国际产能合作”为主题。重点关注产业合作方面的问题。报告分析了“ 带 路”沿线12个国家与中国产业的互补性,以及东北和西部地区各省份对接国家“ 带 路”战略的优劣势。同时,对中国及“ 带 路”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 进行了分析与建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这为今后 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加快构建优化调整产业政策、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园区升 发展、提升质量品牌等五大支柱,重点解决好产业转型升 的主体、动力、平台载体、路径和导向机制等问题,多措并举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 。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指出,随着 三次 化模式的开启,中国正在重返 。他说,在新的 化形势下,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带 路”与国际产能合作的问题变得 其现实, 其具有战略性。产业蓝皮书在 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分析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新的国际合作理念,主题非常好。

  产业梯度转移空间收窄

  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就是产业不断转型升 的过程。蓝皮书指出,“十二五”以来,中国的产业转型升 取得了明显进展,突出表现为:低端产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继续得以保持,中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低端产品的进口替代进展明显。尽管中国的产业转型升 取得了上述进展,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没有完成,还处于产业转型升 阵痛期。

  蓝皮书指出,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梯度转移的现象。中国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同样也存在梯度转移,就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将其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这种产业的梯度转移,不仅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效避免了中国传统优势的急剧衰落,避免了竞争优势断档现象的发生。但是,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推进产业梯度转移,以此为产业转型升 提供回旋余地的空间在“十三五”期间将有所收窄。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的发展格局,出现过三个不同的时期,即东部地区增长快、中西部地区增长较慢,东部、中西部地区增长都较快,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个时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较好、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与承接空间有关。 二个时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东部地区仍有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优势有关。 三个时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动能减弱、东部地区向外转移产业的动力减弱和空间收窄有关。

  张其仔说,“十三五”时期,中国仍有实施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空间,但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可转移、中西部地区可接受的产业规模都会下降。通过地区间产业的存量转移,优化存量的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 ,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将会有所调整。

  基于此,蓝皮书建议,“十三五”时期要把创新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加以推进,既要支持鼓励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也要支持和鼓励中西部地区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加强利用后发优势的能力建设,东部地区要建立 批能更好发挥 发优势的国际 进制造业基地。要积 推动区域间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建成 批科技创新新高地,以此带动中国产业的转型升 。

  “后发”与“ 发”优势并存

  蓝皮书指出,中国作为 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仍有可资利用的后发优势。只是在中国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之后,利用后发优势的难度较以前有所加大,不能简单地靠利用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就能把这种后发优势发挥出来,只有通过 定程度的创新才能将潜在的后发优势发掘出来。

  同时,在中国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过程中,还必须开始注重培育和积累 发优势,逐渐提高 发优势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正在孕育的 场新的伟大的技术革命,也为中国培育 发优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如果无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就可能为“创新者的窘境”所困。“创新者的窘境”是由美国学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发现的。剖析企业创新的历史不难发现, 些 企业,在遭遇某种形式的市场变化和技术变革时,无法继续保持它们的行业 地位,这 失败,“既发生在那些发展较快的行业,也发生在那些发展缓慢的行业;既发生在那些建立在电子技术基础上的行业,也发生在那些建立在化学和机械技术基础上的行业;既发生在制造业,也发生在服务业”。

  克里斯坦森发现,失败的原因是,在面临延续性技术创新和破坏式技术创新时,企业的价值网络决定了管理者不会把资源和管理人才投入到破坏式技术创新上去。发挥后发优势的作用,关键是要推进集成式、模仿式创新,创新的方向是确定的,创新成功后,对企业利润和价值的影响与克里斯坦森所说的延续性技术创新相当。 发优势需要原始创新,技术路线、市场都具有不确定性,对企业的价值和利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与克里斯坦森所说的破坏式技术创新相当。

  “创新者的窘境”这 现象,虽然 发生在企业层面,但当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普遍面临这 问题时,其就会上升至国家层面。

  蓝皮书认为,要统筹利用好“两个优势”。要同时利用好“后发优势”和“ 发优势”,就要建立 种能同时利用和发挥这两种优势的体制机制和组织架构。 是建立 种包容性的经济治理体系,通过简政放权,金融体制、要素市场和价格改革,打破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有利于大众创业的氛围和体制机制。

  二是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鼓励前沿基础研究,将前沿基础研究置于培育 优势的关键地位,为前沿创新、 优势的培育提供平台知识。对前沿基础研究要保持耐心和定力。

  三是集中资源突破制约后发优势发挥的核心技术,打破中高端产品的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四是设立专门以培育 发优势为导向的部门和机构,坚持战略与前沿导向,集中力量培育 优势。

  推动建立包容性国际经济秩序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产业转型升 的关键期。张其仔建议,中国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使中国的产业转型升 取得新突破。特别是要积 推动包容性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有着不同的理念, 种是以零和博弈的理念构建国际经济秩序,如以结盟的方式形成利益集团,各利益集团保护集团内部成员国的利益。另 种是以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构建国际经济秩序。

  中国在推进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上,是合作共赢的积 倡导者和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在 七十届联合国大会 般性辩论时指出,要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我们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 伙伴关系,走出 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 参与 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美国推动TPP时虽然唱的是自由贸易的调子,但其理念仍然是旧的理念,以零和博弈的理念为其构建的基础,貌似在推进自由贸易,但在这种口号之下行的是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在小局上推行自由贸易,在大局上推行的是贸易保护主义。

  蓝皮书认为,中国倡导的“ 带 路”战略,秉持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中国要以亚投行为基础,在推行“ 带 路”战略中积 探索新的国际合作与 治理模式,为推动包容性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提供经验和榜样。

 中国产业转型进入关键期 警惕创新窘境